走了20年弯路,我才敢以律师身份,和老板们谈谈“风控”

2025-11-06
朋友们好,我是老马。
一晃,快五十了。这个年纪的人,好像都爱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好不坏,不长不短,但足够折腾。
回头看,那些让创业者辗转反侧的深夜,原因大都相似:明天员工的工资在哪?客户的尾款什么时候能结?跟合伙人意见不合,这公司到底谁说了算?
如果你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我想我的故事,你可能会有兴趣听一听。
图片
01
我的前半生:一个“不安分”的连续创业者
我学的是经济,骨子里却是个不安分的人。
毕业后,一头扎进当时最火的互联网行业,凭着一股愣头青的劲儿,三年时间从小白做到了事业部总经理。后来,又去了农业、电信、医疗,管过销售,做过营销总监。
履历听上去还不错,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当手头攒下点钱,那颗创业的心就又开始“野蛮生长”。
于是,我轰轰烈烈地“下海”了,一次又一次。
第一次,做广告。满脑子的创意,最后发现还不如多卖几版报纸广告来得实在,活活被现金流拖垮。
第二次,搞电商。卖我们新疆的红枣,做得风生水起,最后却因为和股东在发展方向上谈不拢,无奈散伙。
第三次,跨界中医。拿下一家小型医院,雄心勃勃地想研发中药,结果发现中医的博大精深,远不是我一个门外汉靠热情就能驾驭的。
那几年,我的人生陷入一个有趣的循环:努力打工 -> 攒钱创业 -> 壮烈失败 -> 回去打工 -> 攒钱再战身边朋友开玩笑说,我不是在创业,就是在去创业的路上。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像一个手持木棍就冲向战场的士兵,勇猛有余,章法全无。一腔热血,最终都变成了宝贵的“学FEI”。
图片
02
在“失败”里,我捡到了什么?
如果说这些年交的“学费”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让我对企业经营的“痛”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因为被现金流的绳子勒过脖子,我才明白,利润表上的数字再漂亮,也比不上账户里实实在在的现金。把合同上的钱,真正变成账上的钱,才是一个企业的“呼吸线”。
因为跟最好的兄弟闹过不愉快,我才懂得,创业合伙,“丑话”必须说在前面。一份权责清晰、进退有据的股权协议,远比酒桌上的豪言壮语更可靠。
为了搞懂这一切,我开始疯狂地寻找“铠甲”。我去考了谷歌、百度的营销认证,学着做网站、搞网络集成,甚至还拿了英特尔和华为的工程师认证。
我不是想成为技术大拿,我只是朴素地认为,搞懂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在下一次风浪来临时,站得更稳一些。
图片
03
一次跨界:法律,所有商业问题的“金钱”
2016年,我人生的“剧本”迎来了转折。
一个律师朋友请我帮他做互联网推广。为了搞懂他的业务,我一头扎进了法律的故纸堆,尤其是公司法、合同法。
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我惊讶地发现,过去那些让我焦头烂额的商业问题——股权、合同、债权、劳资——它们的底层逻辑和终极解决方案,都清晰地写在法律条文里。
法律,原来不是束缚企业手脚的条条框框,而是保护企业、预判风险、甚至能成为商业竞争“利器”的底层操作系统。
那一刻,我过去十几年踩过的坑、读过的管理书籍、积累的营销经验,和这些法律条文在脑海中融合成了一张清晰的地图。
2017年,我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参加法考,做律师。朋友说我疯了,我却知道,我不是转行,我是归队
图片
04
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做一个“不打官司”的律师
这听起来很矛盾,对吗?但正是我过去踩过的那些坑,让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诉讼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时间、金钱、精力的巨大消耗,意味着商业关系的破裂。打官司是“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留后遗症。我更擅长做企业的“内科调理”和“健康管理”。
  • 我见过太多老板,拿着网上下载的几块钱的合同模板,只关心价格数量,却对管辖法院、违约责任这些“魔鬼细节”视而不见,最终为一纸合同付出惨痛代价。
  • 我也见过太多好兄弟,凭着一腔热血合伙创业,不签任何协议公司赚钱后反目成仇,陷入无尽的内耗与僵局。
  • 我还见过太多老板,官司打赢了,拿着那张薄薄的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却发现对方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账上分文不剩。法律上的胜利,换来的是商业上的一张白条。这种赢,其实是另一种输。
  • 我还见过太多企业,因为一两个员工的劳资纠纷,被拖得筋疲力尽。其实,花一周时间规范用工制度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一场劳动仲裁赔偿金额的十分之一
所以我下定决心,我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战前”,而不是“战后”。我要做的,是帮助企业建立一套“防火系统”,而不是在火灾发生后,再去计算损失。
图片
05
不止于法律:我想成为你的“商业战友”与“防火墙”
2018年,我与伙伴共同创办了上海兰迪(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
从那天起,我给自己的定位就不是一个传统的律师,而是:不止于法律的企业成长顾问更准确地说,是您企业的“首席风险官”和“防火墙”。
  • 在您签下每一份合同前,帮您预见风险;
  • 在您吸纳每一位合伙人时,帮您设计好“游戏规则”;
  • 在您制定每一项用工制度时,帮您规避劳资纠纷的隐患。
我的价值,不在于帮你打赢一场官司,而在于让你从一开始,就拥有“不打官司”的底气和智慧。
创业路上,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如果我交的这些“学费”,能让您在自己的路上少走一步弯路,那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我的个人微信是: magangxj
不妨加个好友,就当多认识一个同样在路上折腾过、懂点法、还能聊聊商业的朋友。
期待与您交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作者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