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丨和亲朋好友合伙创业,你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2024-12-24
昨天晚上11点,我又收到一条微信。
"李律师,我现在该怎么办?"
发消息的是一位老朋友小张。三年前,他和发小一起创业开了家科技公司。那时候,他们在我面前信誓旦旦:"我们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还会出什么问题?"
我叹了口气。
作为一名专注股权领域12年的律师,我太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果然,三年后的今天,这对发小因为公司控制权闹到对簿公堂。更讽刺的是,他们现在分别找了两个律师,都在跟我咨询如何"整死"对方。
这不是第一个因为选错合伙人而翻船的案例,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亲人创业的隐患


很多人觉得,和亲人一起创业最靠谱。
毕竟是自家人,不会坑你。
但我要说的是:正是因为是"自家人",才最容易出问题。
记得有一对堂兄弟,一起开了家贸易公司。大堂哥负责采购,小堂弟负责销售。开始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但问题出在了账目上。
小堂弟觉得自己打拼市场最辛苦,理应多拿点。大堂哥认为自己垫资最多,凭什么分那么少?
最要命的是,因为是亲戚,当初谁都没想着签合同、定规矩。等到出了问题,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最后这对堂兄弟不仅把公司搞垮了,还把两家的关系也搞僵了。现在逢年过节都要避开对方。
所以我常说:在商言商,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但现实是,很多人觉得和亲人谈这些太伤感情。结果呢?该谈的不谈,该定的不定,等到出了问题,不仅生意没了,亲情也没了。

老同事的陷阱


前几天,一个客户问我:"李律师,我准备和以前的老领导一起创业,他在行业里很有资源,这靠谱吗?"
我问了一句:"你们谈过股权分配吗?"
"谈过啊,他说按照4:6分,他6我4。"
"那你们谈过具体负责什么了吗?"
"这个...他说到时候再说。"
我立刻给他打了个警报。
在我处理过的股权纠纷中,和老同事、老领导创业的案例占了很大比例。原因很简单:工作中积累的人设和创业时的角色很容易混淆。
有个案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技术总监和他的老部下一起创业。因为是老领导,理所当然要占大头。但创业后,这个老领导还是用命令的方式管理,而且经常不在公司坐镇。
结果可想而知:公司运转不畅,团队怨声载道。最后闹到我这里来,老部下说要清算公司,老领导说要用股权压人。
所以我要告诉各位:创业没有领导和下属,只有合伙人。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趁早打消合伙的念头。

朋友之间的误区


说到朋友合伙,就不得不提"酒桌创业"这个坑。
某天小明和发小小华喝酒,聊着聊着就说要一起创业。第二天,两人一拍即合,立马开干。
三个月后,他们找到我。
为什么?因为当初在酒桌上,小明说要投300万,结果只投了100万。小华说有现成的客户资源,结果一单都没拿下。
更要命的是,两个人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小明想稳扎稳打,小华却主张快速扩张。
最后我问他们:"你们当初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一起创业?"
两人面面相觑。
是啊,仅仅因为是好朋友,就一起创业,这不是儿戏吗?
记住: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
能一起喝酒的朋友,不一定能一起创业。
能一起打游戏的朋友,不一定能一起打江山。
在我看来,正的好朋友,恰恰应该把事情谈得更清楚,把规矩定得更明白。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友情的负责。

如何避免踩坑


那么,和亲朋好友合伙,到底该怎么做?
作为一名股权律师,我给大家三条建议:
第一,创业之前先试婚。
找个小项目先合作看看。观察对方的工作态度、处事方式、价值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把话说到纸面上。
  • 明确每个人的资源投入
  • 写清楚具体的分工职责
  • 约定清晰的决策机制
  • 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

第三,设立防火墙。
再亲密的关系也要设置底线,比如:
  • 资金使用必须双方签字
  • 重大决策要书面确认
  • 知识产权明确归属
  • 保密协议要先签
有人说:"这样做太伤感情了。"
但我要说的是:不把规矩立好,才是真的伤感情。
记住:在商言商,不是为了伤和气,而是为了不伤和气。

结语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选择合伙人,就是在选择未来的自己。"
因为你的合伙人会决定你的工作状态、生活质量,甚至是人生轨迹。
所以,宁可多花时间慎重选择,也不要急于确定关系。
如果你正在考虑创业,或者已经在创业路上,不妨问问自己:
你真的了解你的合伙人吗?
你们的合作机制真的理顺了吗?
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准备了吗?

本文作者 李婷婷律师


刚创业就随便分股权,团队人心散了?

核心员工一走,带走重要客户和商业机密?

合伙人想退股,找谁来接盘?

我总结出50个中小企业最常见的股权问题,写成一本《破解股权疑难》,每一个问题都是我和客户磨合出来的经验之谈。

不用死记硬背法条,只需轻松阅读,就能让你的企业少走弯路。

添加微信,免费领取《破解股权疑难50问》


图片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