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消息的是一位老朋友小张。三年前,他和发小一起创业开了家科技公司。那时候,他们在我面前信誓旦旦:"我们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还会出什么问题?"作为一名专注股权领域12年的律师,我太清楚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果然,三年后的今天,这对发小因为公司控制权闹到对簿公堂。更讽刺的是,他们现在分别找了两个律师,都在跟我咨询如何"整死"对方。这不是第一个因为选错合伙人而翻船的案例,更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我要说的是:正是因为是"自家人",才最容易出问题。记得有一对堂兄弟,一起开了家贸易公司。大堂哥负责采购,小堂弟负责销售。开始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小堂弟觉得自己打拼市场最辛苦,理应多拿点。大堂哥认为自己垫资最多,凭什么分那么少?最要命的是,因为是亲戚,当初谁都没想着签合同、定规矩。等到出了问题,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最后这对堂兄弟不仅把公司搞垮了,还把两家的关系也搞僵了。现在逢年过节都要避开对方。但现实是,很多人觉得和亲人谈这些太伤感情。结果呢?该谈的不谈,该定的不定,等到出了问题,不仅生意没了,亲情也没了。前几天,一个客户问我:"李律师,我准备和以前的老领导一起创业,他在行业里很有资源,这靠谱吗?"在我处理过的股权纠纷中,和老同事、老领导创业的案例占了很大比例。原因很简单:工作中积累的人设和创业时的角色很容易混淆。有个案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技术总监和他的老部下一起创业。因为是老领导,理所当然要占大头。但创业后,这个老领导还是用命令的方式管理,而且经常不在公司坐镇。结果可想而知:公司运转不畅,团队怨声载道。最后闹到我这里来,老部下说要清算公司,老领导说要用股权压人。所以我要告诉各位:创业没有领导和下属,只有合伙人。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趁早打消合伙的念头。某天小明和发小小华喝酒,聊着聊着就说要一起创业。第二天,两人一拍即合,立马开干。为什么?因为当初在酒桌上,小明说要投300万,结果只投了100万。小华说有现成的客户资源,结果一单都没拿下。更要命的是,两个人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小明想稳扎稳打,小华却主张快速扩张。最后我问他们:"你们当初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一起创业?"是啊,仅仅因为是好朋友,就一起创业,这不是儿戏吗?在我看来,真正的好朋友,恰恰应该把事情谈得更清楚,把规矩定得更明白。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友情的负责。找个小项目先合作看看。观察对方的工作态度、处事方式、价值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记住:在商言商,不是为了伤和气,而是为了不伤和气。因为你的合伙人会决定你的工作状态、生活质量,甚至是人生轨迹。如果你正在考虑创业,或者已经在创业路上,不妨问问自己:本文作者 李婷婷律师
刚创业就随便分股权,团队人心散了?
核心员工一走,带走重要客户和商业机密?
合伙人想退股,找谁来接盘?
我总结出50个中小企业最常见的股权问题,写成一本《破解股权疑难》,每一个问题都是我和客户磨合出来的经验之谈。
不用死记硬背法条,只需轻松阅读,就能让你的企业少走弯路。
添加微信,免费领取《破解股权疑难5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