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收紧对中资企业审查!企业如何应对规划,打破出海印度魔咒?

胡李娜
2023-01-30

印度审查封图 兰鲸跨境.jpg


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商业关系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一直在向前推进,并在2008年,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时达到顶峰,自此,中国跻身印度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15年至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增长了75.30%,年均增长12.55%。2022财年,印度与中国的商品贸易总额同比增长34.06%,达到了1158.3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虽然总体贸易量在不断增长,但实际上,印度一直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不断加大对中资企业投资印度的限制。


在印度为应对边境冲突,修改与其接壤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之后,过去两年从中国流向印度的投资有所减少。Statista数据显示,在2021年和2020年,中国对印度的FDI分别为2.7946亿美元和2.0519亿美元,较2019年的5.346亿美元有大幅下降。


同时,2022年6月,印度政府开始收紧审批程序。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6月29日,在印度中央政府收到的来自中国企业的382份FDI提案中,仅有80份获得批准。


本期文章将从中资企业在印度的发展情况入手,分析印度对中资企业的态度转变及原因,并试图找到在此种情形下中资企业如何应对、出海印度。



一、中资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情况


根据印度大使馆提供的数据,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国公司在印度开展业务。


主要为以下四类:


1、机械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的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已在印度开展了机械和基建领域的业务,其中包括:中钢集团、首钢国际、宝山钢铁、三一重工、重庆力帆、中国东方国际、中国水电等。


2、电子、IT和硬件制造


这些领域中在印度设立办事处的中国公司包括:华为技术、中兴通讯、TCL、海尔等。


3、电力EPC项目


包括上海电气、哈电、东方电气等。


4、移动制造


近年来,许多中国移动制造企业也在印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小米、华为、vivo和OPPO等中国企业现在已经占据了印度手机80%以上的市场。



二、印度政府对中资企业的持续打击与限制


近年来,由于喜马拉雅边境的紧张局势以及一系列关于中国公司从印度业务中获取本地个人数据的指控,印度同中国的外交、商业关系不断恶化。


2020年4月17日,印度工业和国内贸易促进部发布了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新政策。根据新政策,所有来自中国的投资都需要得到印度政府的事先批准,这一批准要求也适用于来源于中国交易的投资受益所有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


2022年4月,印度政府通过了《特许会计师、成本和工程会计师及公司秘书(修订)法案》,这被视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在印度的投资。2022年6月,印度政府颁布了2022年《公司(董事的任命和资格)修订规则》,其中对于印度企业任命中国籍董事做出了严格限制,给中资企业进入印度市场再次设置了阻碍。


据了解,自从印度对外国直接投资实施具体限制以来,印度政府收到了来自中国关联实体的382份申请,截至2022年6月29日,印度批准了80项涉及中国企业的FDI提案,有多少被拒绝尚不明确。



三、重重限制下的投资审批流程


在一系列限制措施的情况下,中资背景的企业想要进入印度市场,除了原本常规的注册流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在银行开户之前的预审批流程。


STEP 1:提交申请文件


包括外国投资提案连同要在外国投资便利化门户网站上在线提交的支持文件。


STEP 2:内部审批程序


(1)DPIIT(印度工商部)将确定相关部委/部门,然后在2天内传阅提案。 此外,一旦收到提案,该提案也会在2天内在线分发给RBI(央行),以此审查是否符合FEMA(外汇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2)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拟议投资也需要获得内政部的批准;


(3)DPIIT 需要在收到在线申请后4周内提供意见,内政部(如果适用)需要在6周内提供意见;


(4)根据上述情况,可能会要求申请人在1周内提供其他信息/说明;


(5)涉及超过500亿印度卢比(约合7.7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提案应提交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


STEP 3:最终批准


所有材料和程序都提交完成后,将在8-10周内获得批准。


上述整体流程需要3-6个月不等。投资者需要配合政府机构不断修改、补充提交相关文件,甚至出席相关线下听证,直至取得批准外资设立印度公司的审批。



四、中资企业的应对路径


由于印度政府对中资企业的审查采取了谨慎态度,FDI提案的批准速度将会很慢。


印度政府严格的审查制度,极大地延长了中资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成本。为应对这种情况,中资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收购印度当地壳公司。


像之前一样,设立一家印度公司,但要通过收购印度当地壳公司的方法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要额外增加收购印度壳公司的成本。


方案二:直接投资。


设置股权架构,通过香港或新加坡等第三国进行投资。在此种情形下,需要专业人员在过程中进行把控与交涉,做好文件准备工作,确保预审查过程中的合规性。



五、兰鲸小结


庞大的印度市场吸引了无数中资企业,但是由于海外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印度多变的法律监管环境与政治变动对中资企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中资企业在进军印度过程中,不断遭遇“拦路虎”,在进行公司注册、银行开户、验资许可过程中,遭到重重“拦截”。为了预防和避免此类政策风险,防止出现预审查不通过的情况,中资企业务必咨询专业人士,提前做好规划,选择最合适的投资路径,顺利实现投资目的。



了解更多印度投资政策问题,欢迎联系我们领取最新版印度投资指南白皮书,我们针对投资者在印度投资的全部流程以及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以及解答,联系我们免费获取。


《印度投资指南》涵盖公司注册、税收、外汇、劳动、土地、海关全流程法律问题,关注“兰鲸跨境”免费领取。


更多印度投资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兰鲸跨境律师团队,我们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十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中外律师合作模式更加清楚您的需求,并做出更快速的响应。


【兰鲸跨境】

兰鲸跨境是专注于中国企业出海、中外机构合作的法律、商业、财税一体化服务平台。平台依托兰迪律师事务所的全球布局,在87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出海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合作,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跨境合作。


分享
写评论...